爱好摄影多年,特别是退休后时间充裕了,创作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几年下来跑了许多地方,拍了几百卷胶卷,留下了不少精美的照片。内蒙古的坝上草原更吸引我每年走上几趟,尤其是克什克腾旗,我几乎走遍了它的所有角落。也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集通铁路,看到了它上面依旧行驶的蒸汽机车。蒸汽机车在我国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它那无坚不摧,滚滚向前的形象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儿时学校教室窗外就是铁路,每天听着它那震撼的汽笛,看着它庞大的车头,滚滚而来的红色巨轮隆隆驶过;课余时间和小伙伴趴在乌黑的铁轨上,听着远方火车那强劲有力敲击钢轨富有节奏的声音;是它将我从城市带到了黄土高原,使我投入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去;还是它一次次将我从远方带回探亲休假。不过,这一切对我来讲是太平常不过了!以至它从我的日常生活中悄然消失后,我都对它没有任何感觉。直到2004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我和影友驱车路过克旗首府经棚附近的司明义铁路大桥时,看见火红的夕阳将桥身染的血红,一列由两辆蒸汽机车牵引的重载列车喷着浓浓白烟,轰鸣着驶上大桥。那令人陶醉的场面,深深的感染和震憾了我。经过当地人的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后一条由蒸汽机车运营的线路,而且剩余的这二十几台蒸汽机车马上也要淘汰了!一件事物在它存在的时候,人们也许并不感到特别;而当它消失或行将消失的时候,人们才悟其弥足珍贵。世事大多如此,蒸汽机车也不列外!我突然感到应该为行将消失的蒸汽机车拍些什么,把它最后的辉煌用胶片记录下来!
ID:109588-00073 蒸蒸日上 图片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傅纯荣
蒸汽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铿锵有力的轰鸣向世界宣告一个大时代的到来。1825年英国人史蒂文生制造的“运动一号”蒸汽机车,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间开始营业,从此世界第一条铁路正式诞生。中国第一条窄轨铁路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英商杜南特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半公里长的供清庭游览的窄轨铁路,后以“见者骇怪”而被拆除。1952年7月26日,四方铁路工厂制造出我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命名为解放型。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机车的历史。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诞生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这期间,它曾走过自己的鼎盛时期,气势恢弘地牵引着世界迈向进步,迈向文明,造福人类,在全世界的每一处创造着奇迹与辉煌,成为了世界工业技术革命的里程碑。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如今老旧的蒸汽机车已逐步被更先进、更快捷、更环保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所替代。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拥有正线、支线1200多公里的内蒙古集通(集宁到通辽)铁路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地方合资铁路线,是全世界迄今唯一正式运行(标准铁轨、非旅游观光性质)的以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正线!这条1995年建成运营的铁路,东西横穿美丽的内蒙古草原腹地。集通铁路公司为了节省车辆购置费用和降低运营成本,全线采用了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一共购置了126台大同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前进151型”蒸汽机车。“前进”型蒸汽机车是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大连工厂着手自行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干线货运蒸汽机车。经过20个月的努力,1956年9月试制成功第一台样车,命名“和平“代号HP,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反帝“,文化大革命后改称“前进“型,代号QJ。从1958-1961年,大连、长春机车、牡丹江、沈阳、唐山、大同等工厂都进行过小批量生产。1964年由大同机车工厂重新重大改选后,独家专业化生产,是中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主型货运蒸汽机车,至1988年最后一台前进型机车(7207号)出厂后全面停产,共计生产了4714台。
集通铁路因为蒸汽机车多、沿线环境有山有水有坡有桥有草原。每到冬季,凛凛的严寒中,列车采用双蒸汽机牵引穿行于起伏的山峦之中,一路上爬桥梁、钻隧道、驰草原、铁轨上那黑色的游龙喷发出大量的蒸汽,从车头斜飞长空,犹如蛟龙吐雾、蔚为壮观。在草原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都吸引着数以千计的国内外蒸汽机车爱好者到此观赏和拍摄。甚为罕见壮观。
了解了上述情况,在当年冬天的一场雪后。我和几位影友连夜驱车700多公里赶到司明义铁路桥,开始了对蒸汽机车的拍摄。由于是地方铁路,运量不大。每天车次并不很多,行车计划每天都在变化,一天一个时刻表,一个站的发车时间不准确就会影响全线的时间。而内燃机淘汰蒸汽机车的速度很快,由双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一天也没有几趟。由于初次拍摄经验不足,我和影友们在零下二十几度的雪地里不吃不喝等了十个小时,也没拍到几张满意的照片。有位影友还冻伤了脚,相机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冻的也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尽管首战出师不利,但我和影友们并没有被困难击倒。我们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在网上查找资料并向一些有经验的摄影师虚心请教。经过后几次的拍摄,我们逐渐掌握了冬季拍摄蒸汽机车的一些要领,再没有出现人被冻伤和相机被冻住不工作的事故。我们虚心的向当地铁路工人和影友,旅馆和饭店工作人员请教,并和他们交朋友,以便对列车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并为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这两个冬天里,我和朋友往返十多次,为蒸汽机车在最后运行的三百多公里铁路线上和机务段里,拍下了许多难忘的画面。
拍摄蒸汽机跟拍其它风光不一样,蒸汽机车是高速运动的。低气温、低风速、好车况、好位置、好光线是拍好蒸汽机车的五大要素,但同时具备的时候不多。气温低是首要条件,在只有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里,蒸汽机车喷发出的滚滚蒸汽才具有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我历来反对摄影师扎堆拍摄,为避免雷同,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寻找拍摄点。经棚的冬季时常刮风,铁路两旁的垭口异常寒冷,雪后气温能达到零下35度以下。尽管穿上专业的御寒服装,仍冻得我围着三脚架不停的慢跑。“呜——”一声幽远悦耳的汽笛划破冬日的长空,随着汽笛声由远而近,视野尽头蓦然升腾起一股白云状的蒸汽。不多时,那流动的蒸汽便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地覆盖了眼前的景物,伴随节奏强劲的机器轰鸣声,从翻滚着的蒸汽里穿行出一列锃黑闪亮的机车,带着强大的动力和慑人心魄的轰鸣,呼啸而过。宛如一条洁白巨大的丝巾在风中飘舞。我的执著也深深感动了往来列车的司乘人员,每当他们看到我在冰雪覆盖的荒山上为他们拍照时,司机会主动拉笛放汽,为我创造拍摄条件,并探出身子向我挥手,乘务人员和旅客则会向我敬礼和挥手致意!此刻的汽笛声就像一曲欢歌,在山间回响,寂静的旷野被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颤动了……。每当这时我的心里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激动。我会尽快拍摄完毕,然后摘下帽子和围巾在列车通过我身傍时不停的向它挥舞,直到它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克什克腾旗境内的热水——经棚段,由于地形特殊,铁路沿公路盘旋而过,时而在南,时而在北,是集通铁路中拍摄蒸汽机车的最佳路段。其中共有五个车站:嘎拉德斯汰、六地沟、上店、下坑子和经棚。著名的拍摄景点有:司明义高架铁路桥、大坎梁隧道第一、第二交叉口等等。铁路线在这一段曲折蜿蜒,隧道、坡道、马蹄形弯道很多,列车行驶缓慢,你可以驾车追随拍摄,非常适合于旅游摄影。我特喜欢和朋友驾车追着蒸汽机车拍摄的感觉,那种时常和蒸汽机车并肩行驶 ,或忽左忽右、或忽前忽后行驶在这裸露着钢铁力量的庞然大物旁。看着它喷吐着滚滚蒸汽、所向披靡、奔驰而过的景象真是让人兴奋和激动。
2005年底,世界蒸汽机车时代的帷幕就要在内蒙古的大板落下。为了目睹蒸汽机车最后的风采,我和影友驱车近千公里赶到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大板机务段。12月8日我们跟随“前进”(7012)号机车完成了从大板到天山的最后一次货物运输的拍摄,并伴着它安全返回大板机务段。共同见证了蒸汽机火车头从中国铁路干线全部下线退役的历史时刻。12月9日上午,内蒙古赤峰大板机车车辆段内彩旗招展,到处充满节日气氛。最后三台退役的蒸汽机车身披彩带和大红花,威武雄壮地一字排开,在凛冽的寒风中吐着白烟。标志着蒸汽机车在集通铁路十年坚苦创业的十声礼炮响过之后,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运行在内蒙古集(宁)通(辽)铁路上的中国最后一批“超期服役”的蒸汽机车被新型内燃机车所取代,至此全面退役(现还有少量蒸汽机车在一些厂矿内部使用)。180年来世界上铁路的蒸汽时代在中国画上了句号!随后蒸汽机车分别牵引着客车和货车在大板到经棚间做了精彩的谢幕表演。铁道边上,我和许多来自国内外的各媒体的记者蒸汽机车爱好者和摄影家,用手中的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下蒸汽机车喷云吐雾、汽笛高亢的最后英姿。
望着远去的一缕皓白消逝在我的视线中,望着逝去的风景,自此,曾被视为文明的象征物、曾给予人类文明巨大推力的蒸汽机车——一个时代的骄子,悲壮地远去。我们告别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今后,蒸汽机车轰隆的响声和其喷射的白色蒸汽,已经慢慢变成了人们遥远的记忆。人们只能从图片和影像上看到它的身影,或是在博物馆里一边面对着这庞然大物,一边凭借想像重温那曾经的雄风。让我们永远记住蒸汽机,记住它们创造的辉煌。注:文发表在2006年第6期《摄影世界》上 (CCN传媒图片网 吴楠)
(文章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傅纯荣)